职教动态

    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

    时间:2015-07-23浏览:

    一、作为实然建设路径存在的课程建设:误区与批判

    由于发展历史及现行体制的原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总体上还是遵循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的,往往将课程作为联结学校各要素的纽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将课程建设的好坏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准,并一致认为一所学校各级精品课程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一时间,课程建设几乎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全部,试图通过课程建设引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以此带动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一片繁荣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背后,却出现了学校内涵建设过程中重心的偏差,许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首先,课程之间相互封闭,导致知识的分割。课程是按照某种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后形成的“知识体”,每一个知识体就是一门课程。从知识领域来看,专业本质上是建立在科学知识分类的基础之上。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知识系统,即在知识的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以及理论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但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分布在不同专业,没有围绕精品专业建设来进行,造成精品课程建设与精品专业建设结合力度不够,不同的课程服务于不同的专业,互相之间封闭,几乎不产生直接联系。这样一来,培养的人才被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知识范围内,知识之间支离破碎,基础不扎实,缺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次,教师团队整体优势发挥不足,难以形成合力。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是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的主体。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都把教学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并且赋予很高的权重。在实际的了解中我们发现,多数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始动机,除了学校层面的驱动外,更多的是作为课程负责人自身的一种需求,存在着课程负责人“个人英雄主义”的尴尬局面。这种需求,有的是因为其个人资源多,成就欲望强,亦或是其个人荣誉的缘由。因此,在申报阶段,为了满足申报条件,课程负责人到处“招兵买马”,网罗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表面上组成一个结构优化、战斗力强的教师团队,形成了教师团队有“形”而无“神”的假象,最终一旦精品课程申报成功,这个教师团队便宣告解散。

    第三,难以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尽管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指标强调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特色,但行业、企业没有实质性介入课程开发。一是表现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的学科型结构,课程结构不是基于工作过程来安排,而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体系,对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不到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二是在内容选取上缺乏与行业企业合作,不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来统领、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方面,没有按照工作过程来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创设教学情境,明显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做分离的情况。

    二、作为应然建设路径存在的专业建设:价值与内涵

    所谓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对高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内涵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忽视了专业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

    首先,以专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与普通本科教育以学科教育为主线不同的是,其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技术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和职业世界的有关知识所构成。技术专业知识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5]因此,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工作都必须以专业为基础。也就是说,专业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单位,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石,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次,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路径有利于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实施工学结合,而工学结合必须以校企合作为条件。但从目前现状来看,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高,仍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前面讲到的课程建设过程中难以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原因是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驱动力在于职业学校培养的某专业的人才是否能为企业所用,而这又是针对人才培养来讲的,不是针对课程。企业需要的是人才,是由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的,而不是单单围绕课程展开。因此,高职院校践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专业建设的核心,这才是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根本。

    第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路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与社会的接口,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分类进行专门知识、技能和工作岗位技术、经验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研、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主线,能将学校各项工作连成一个整体,既能为高职院校发展确定方向,又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就业教育,招生和就业是其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专业建设又是招生与就业的依托和载体,招生与就业工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建设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市场适应性。目前,专业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市场、教育行政部门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关键依据。

    第四,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路径贯穿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高职院校的专业可以简单理解为根据职业岗位、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设计设置为不同的门类。不同学业门类里的学生在这个专业门类或根据学业门类需要获取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内化的素质可以称为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集中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以专业为基本教学单位,其建设内容包含了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建设等等;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可以带动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展开,形成纲举目张的工作格局。

    综上所述,好的专业品牌是一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象征、整体水平的体现和理想价值的追求,是其办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高职院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命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职内涵建设过程中,专业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它是高职院校各项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由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和办学目标所决定的。高职内涵建设应当转变思路,以专业建设为主线,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与策略

    (一)立足现实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要、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就业质量的首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职业学校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则是依据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在职业教育谋求“质量提高”、“特色发展”的今天,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带来的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高职院校更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各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设置与调整专业。这就要求在进行专业调整和规划时必须深入行业、企业,展开广泛调研,准确把握其现有人才结构状况,对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拟定出专业开设计划。抓住机遇按“扶强”、“扶特”、“扶需”的原则进行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二)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

    有了明确的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规划之后,就要制定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这里指的培养目标,即高职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地规定了各专业所要培养的专门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规格,其内容大体包括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身体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职业道德等方面。[7]专业培养目标是整个专业的灵魂,一方面,它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为依据和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在专业中的具体化;另一方面,培养目标又对专业的教育活动、教学内容、形式和环节等方面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相应岗位的技术骨干及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研究和制定工作委员会,通过对企业、毕业生、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跟踪调查,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变化、岗位人才需求数量变化,及时掌握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技术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培养目标的专门化方向和相应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确保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

    (三)紧抓课程建设,统筹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是专业建设的实质性内容。首先,要以专业建设规划引领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目标,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目标并制定建设计划,依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精心构建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当在岗位能力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课程设置应该从岗位(群)的能力要

    求出发,反向推出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基础课体系的比例,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交融。其次,专业课程体系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规律,并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的融合程度。第三,要准确定位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和系列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所立项建设的课程应是基于专业建设规划,经过了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整合重组后确定的课程。第四,要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各院校要打造自己的精品专业就必须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有长远的规划,以突出主干专业为基本原则,使之不要过于分散,以便着力建设具有特色的精品专业。

    (四)组建教学团队,强化“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拥有一支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在专业建设的统筹管理下,师资队伍建设要将“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只有在密切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稳健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使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与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兼职教师相结合,形成新的师资队伍组织模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质的突破。只有在专业调整和规划的统领下,依据精品专业建设的需要,发挥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的各自优势,逐步实现分工协作、术业专攻、各司其职,打造精品教师团队,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此外,还应当注重教师的转岗和适应性。因为在学校制定重点专业(群)的规划中,必定会使一些专业关、转、并、停,这样很大一部分专业教师可能会面临无课可教的尴尬局面,这对以往端惯“铁饭碗”的教师来讲,必定会影响其发展和工作的热情。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做好这些教师的动员工作,鼓励其进行二次提升和转岗。

    (五)建设实训基地,优化教学环境

    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是高职专业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路径下,高职院校应当做好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合理统筹。校内实训基地应该以承担实践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学生核心能力为主。校外实训基地则旨在提供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三真”要求建设校内学训一体实训室,并形成校企共建型、教学工厂型和校办企业型等多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在功能上应当服务于学校教学,服务于校外培训,服务于社会考证。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市场需求,卓有成效地加强了学生的技能,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范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强调将内涵建设的重心放在专业建设上,并不意味着轻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跟课程建设并不是并列平行或非此即彼的。专业建设只会在源头上更加有效地促进课程建设,而不会割裂。一言蔽之,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核心,专业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上位统领。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还需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专业建设为路径,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不断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突出生产性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只有把专业做强、做精,只有把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内涵建设才会有新的突破。

    返回 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