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统战

    百件政协提案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9-11-14浏览:

    近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在第九次常委会会议上宣布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关于表彰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有影响力重要提案的决定》及获得表彰的100件提案名单。

    翻阅这些提案,人们能看到人民政协在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优势,也进一步了解到提案工作在人民政协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这100件提案的背后都有何故事?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国庆节与政协提案

    1949年举行的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马叙伦提出了《请政府明定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10月10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

    马叙伦是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1949年10月9日,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召开,马叙伦因病在家休息时亲笔写好关于新中国国庆日的建议案,并委托许广平委员向会议提出。

    对于这份建议案,政协会议一致通过并决定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宣告:“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该建议案是人民政协历史上第一件建议案。

    本次受表彰的100件提案中,另一份广受关注的提案产生在1949年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名为《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是由郭沫若等44人和黄琪翔等16人分别提出,经审查后并案处理,会议一致通过后交中央人民政府执行。

    该提案是人民政协历史上的第一件提案。

    推动设立教师节

    今年9月10日,广大教师度过了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教师节的设立,与政协提案分不开。

    1981年,在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徐伯昕、叶圣陶、雷洁琼、方明、徐楚波等18人,联名提交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该提案推动教育部等联合起草了报告给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等19位委员再次联名提交相关提案。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翻阅这百件提案,可以看到还有多件提案关注到了教育领域。

    比如《小学生字典》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979年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曾世英等5人提出了《编辑出版适合小学生使用的汉字字典案》。1981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吸收提案建议,抽调社内一批语言文字专家成立字典组,编写了《小学生字典》,1983年出版,后数次修订,深受读者喜爱和社会好评。

    从食品安全到环境监测

    1987年的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马海德等9人提出了《关于切实建立起食品安全的国家监督体系的提案》,建议人大常委会尽快将食品卫生法修订后上升为正式法,同时国务院颁发“实施细则”。

    提案人之一的马海德,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为麻风病防治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份提案较早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国家监督体系,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修订《食品卫生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等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环境监测方面,1986年,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生态环境保护专家赵丛礼提出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的提案》,提案为推动国家重视生态保护,制定有关政策,建立环境监测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复文中表示,在“七五”期间,将在全国逐步设立若干生态环境监测站,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监测方法、指标、评价体系等。

    治理大气污染方面,2013年,农工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报送了《关于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的有关工作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与此同时,农工党中央向全国政协报送了该内容的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了提案办理协商会。当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

    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东北抗联老战士、时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撰写了《关于抗日战争时间应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的提案》,并委托马国良在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随即,马国良等10人在会上提交了这份提案。这是“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在全国政协层面第一次提出。

    经多方努力推动,2017年9月教育部审定的统编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材,正式使用“十四年抗战”概念,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与政协提案的推动分不开。

    2005年,赵龙在深入调研、访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在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民建界别的41位委员在提案上签名,形成联名提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推动三峡工程建设

    多年来,政协委员们跨届长期关注一些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跟踪调研、持续提出,建言献策、推动落实,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类提案由众多委员和党派团体提出,有的涉及某一方面问题的提案数量多达上百件,此次入选的《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若干提案》就是其中代表。

    三峡工程一直受到政协委员高度关注。在政协六届一次至七届五次会议期间,孙越崎、钱伟长、覃修典等102人纷纷提出了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若干提案。

    这些提案建议就三峡工程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论证委员会。从1985年5月开始,全国政协先后三次共组织300多位政协委员对三峡进行视察。视察报告对工程建设、库区安全、移民安置、生态环境、地质灾害、文物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三峡工程论证委员会也从1988年到1991年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认真论证。提案建议使三峡工程方案论证更充分、更科学,为三峡工程的顺利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中国三峡集团决定,将政协的视察报告、相关提案等一起汇编成书,永久存放在三峡博物馆。

    推进申遗事业

    1985年的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地理学专家侯仁之等4人提出了《关于我国应尽早参加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以利于我国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加强我国在国际文化合作事业中的地位的提案》。

    这份提案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重视,积极开展申请加入公约的相关工作。1985年底,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在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中,政协提案也功不可没。

    2006年,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刘枫等32人提交了《关于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该提案较早建言开展大运河“申遗”工作。全国政协5位副主席分别带队进行了多次调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对此持续多年跟踪督办。2006年,京杭大运河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返回 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