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正文

    【工作总结】机电工程学院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03-07 作者: 来源: 点击: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人,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紧紧围绕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工作,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21年机电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获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先进基层党支部”,获70周年校庆教科研成果统计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2020年3月,学校被列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单位,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培育复核验收要求,以学校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和建设思路为引领,机电工程学院依照学校的“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四个核心,结合学校的“1225工程”,按照建设任务有序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一)立足党建品牌,打造“三全育人”新体系

    机电工程学院《立足党建品牌,构建机电特色工匠型人才的“三全育人”新体系》试点项目获批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院系,结合智能制造学院建设,进一步聚焦学校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要求,全面提升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推进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淮职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制度,在学院所有专业推广现代学徒制。深化教师、教材、教学“三教”改革,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海尔集团(华东园区)、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顾桥煤矿、淮南龙升实业有限公司龙升汽修分公司等企业实地调研,重构专业的课程体系,确保开设的专业对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新设置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智能机电技术专业与区域产业精准对接,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学院全面打造“院、校、省”三级技能竞赛体系师生互选平台,搭建师生互选融通“立交桥”,充分调动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定期开展科技文化周和“学生技能大赛获奖作品”科技展示活动,通过科技文化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加技能竞赛的兴趣,助力培养兼具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工匠人才”。

    (三)打造产教融合、综合实践平台

    根据《关于开展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蓄水池”十佳合作院校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授予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等10家单位“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度人力资源“蓄水池”十佳合作院校”荣誉称号。与海尔合肥园区合作,校企共同投入100余万元初步建成了“校中厂”--海尔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总结省级“庞士宝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经验,搭建“大师工作室”技能零距离传授平台,邀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庞士宝给学生做讲座,围绕“何为匠人”、“匠人精神如何养成”、“怎么样能够成为匠人”主体,激励大家爱岗敬业、匠心筑梦,培养“工匠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工作

    (一)专业建设

    1、专业整合

    机电工程学院“聚产业、调布局、促改建”,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汽车专业群。申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数控技术3个五年一贯制专业,申报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智能机电技术高职专业,同时暂停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招生。

    2、校企交流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进一步与市场接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机电工程学院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先后组织教师赴淮南威马汽车4S店、百援精养(淮南龙升形象店)、伯乐汽修联盟、芜湖威唐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江淮蔚来汽车厂、吉利集团汽车第二制造基地、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淮南市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海尔智家合肥园区、江苏盛虹集团、百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淮河能源集团顾桥煤矿等20余家单位和企业进行考查交流。

    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全省安全教师培训、增材制造模型设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说明会、2021年1+X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说明会与师资培训班、2021年第三期机械工业人才评价考评、管理人员培训认证班等多场大型会议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3、校地交流

    2021年11月,与明光市科协交流,并针对校地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达成共识,为以后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4、国际交流

    机电工程学院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学院办学的国际化水平。2021年机电工程学院与芜湖市外经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日精品合作班,共有22位同学加入中日合作计划,并与2021年11月19日在1111多功能厅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同时,日语教学也稳步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和汽车制造与实验技术专业均开设了日语选修课。

    5、现代学徒制

    机电工程学院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建设。今年,与中煤新集集团签订“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现代学徒制班。实现了“入校=入企”,采取2+1学习模式,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共有9位同学签订了协议。

    (二)教学管理

    1、日常管理

    机电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紧盯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学期末,规范制定教学进程、精心配置任课教师、并由学院教材选用委员会确定各类教材。开学前,认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课件、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料。学期中,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做到平时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听课和座谈相结合,确保教师授课认真,学生学习刻苦。学期末,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并进行归纳总结。为监测教学效果,学院制定详细的听课计划,并由督导小组集中听课,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

    2、诊改工作

    机电工程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分别从专业、课程、教师、学生4个方面进行诊改。2021年共有7个专业、300门课程、19位教师、702位同学参与针改,基本实现诊改的全覆盖。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其中课程诊改数量约占全校总课程数的25%,人均课程数15门),机电工程学院全体师生攻坚克难,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悉心关心下,顺利的完成任务。

    (三)教师培养

    1、团队建设

    引进2名新教师(刘保瑞、吕云逸)。并根据学校相关文件,学院为新引进的2位教师安排了德才兼备的指导教师(宋继祥、王慧),指导新教师的教学、辅导员能力提升。

    组织2名教师参加国培(杨柳青、杨艳),杨柳青在最终考核中作为学员代表进行答辩,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3名教师参加1+X技能证书培训(王良超,汤多良、李全军)。安排12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25项。

    8名教师申报考评员(3名教师已经通过考试,5名教师正在备考),10位教师参加全省安全教师培训,2名教师申报技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监督仲裁员、竞赛巡视员。2个教师团队参加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杨柳青、杨艳、王克飞、宋继祥、黄锟、魏茜茜)。形成了一支知识、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团队成果

    1名教师成功当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机械与维修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宋继祥)。2名教师当选第一届淮南市应急管理专家组“火灾防治专业组”专家(周波、宫毓)。6名教师2个团队获校教师教学能力三等奖(宋继祥、黄锟、魏茜茜、杨艳、杨柳青、王克飞)。

    1名教师申报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王慧)。3位教师申报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宋继祥、汤多良、杨艳)。7名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王慧、汤多良、戴勇、吕云逸、宋继祥、李全军、刘保瑞),其中在课程类项目上实现了突破,2个精品课程,1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项质量工程项目顺利通过年检和验收(其中3个优秀、4个良好)。申报使用新型专业10余项,发表论文1篇。

    组织讲座和报告会共3场:“安全意识的培养”的专题讲座(周波)、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分享交流会(宋继祥)、庞士宝先进事迹报告会。

    3、社会服务

    多名教师承担淮南矿业集团中专班学历、安全培训、师资培训、技能鉴定、职称和职务考评工作,总计完成3000多人次的培训和技能鉴定任务;多名教师完成参与安徽省综合评标和淮南市消防验收评审等工作。

    三、学生工作

    1、疫情防控

    机电工程学院认真落实上级下发的疫情防控文件,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体温监测,一日三查。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对学生出市进行登记,下半年及时发现一位学生为次接触者,并按相关要求及时处理,未发生任何不良影响。

    2、学生竞赛

    机电工程学院坚持以赛促教,2021年共组织12名教师和40多名学生参加9个竞赛项目(4项赛事已经结束,5项赛事将在12月开始),已获25个奖项。包括省级竞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行业赛特等奖2个、一等奖7个和二等奖7个的佳绩,超额完成了学校制定的考核指标。

    第七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创意组铜奖1项(王猛、邹文龙,郑家乐,金洲)。第九届安徽省“挑战杯”竞赛二等奖两项(陈翔、柳帅豪)、三等奖三项(李申、张浩男、朱祎斌)。第六届安徽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1个团体三等奖(王洋涛、李孝和、李亚南)和2个单项(尺规和计算机建模)三等奖(王洋涛)。举办第一届汽车技术虚拟仿真大赛(校内选拔赛)50多位同学参加,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组织获奖的20名同学参加2021年第二届全国汽车技术虚拟仿真(高职)大赛,共取得了2个特等奖、7个一等奖和7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些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了技能水平。

    3、1+X证书

    机电工程学院深入推进“1+X”证书试点。第一批共组织14位学生参加中望软件“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并有9位同学顺利通过考试。在12月中旬,第二批36位同学将参加第二次考证。预计考证通过率80%。

    4、三全育人

    机电工程学院以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抓手,不断丰富和创新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确实落实好“三全育人”工作,已召开2此工作动员推进会,并完成了中期检查任务。

    5、实习就业

    学院多名教师参与2021年分类、秋招、社会招生、五年一贯制宣传工作,今年共招生362人。召开了2022届毕业生文明离校与安全实习动员大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招聘会,在学校组织4次专场招聘会,联系并走访就业单位10余家。2021届毕业生148人,2022届目前顶岗实习338人,另外1人入伍,9人参加专升本复习。2021届毕业生148人,就业率达92.5%。

    6、专升本

    2021届毕业生专业本成绩喜人,学院专升本报考人数8人,其中7人分别被合肥经济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亳州学院、合肥城市学院、皖江工学院录取,录取率达87.5%,创历史新高。

    7、创新创业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切实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创响未来,组织60名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班。200多位同学参加了创业微课学习。

    8、资助奖励

    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掌握贫困生,特别是原建档立卡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按要求指导毕业生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确认工作,总完成率100%。1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5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40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

    9、文体活动

    结合学校共青团工作安排,坚持思想引领,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开展了党史系列专题教育;持续推进开展“青年大学习”;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开展了网络安全文明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校园禁烟、文明宿舍创建、消防安全、义务献血等活动。学院承办了“重阳摄影”大赛,参加了学校“新生杯”篮球赛、“印象校园 最美淮职”短视频大赛、 “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赛暨新生歌手大赛。认真组织实施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1名学生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比中获二等奖。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职教周等活动,服务青年学生全方位发展。

    四、存在不足

    1招生规模不足,学生数量少,不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对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在企业合作时比较被动,无法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流于表面,内涵建设得不到提升。

    2实训条件落后,大部分的实训设备已经超期使用,造成实训设备大量损坏,实训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节,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生的技能水平较弱,在各类竞赛中成绩无法突破。

    3师资力量呈下降趋势,随着离退人员的增多,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师数量较少,年轻教师处理起步阶段,暂时无法承担一些重大项目和工作。学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存在着机械强、电气弱、缺少自动控制人才的现象,并缺少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4教学信息化水平偏低,教学方法、方式过于单一。

    机电工程学院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机电工程学院

    2022年行政工作计划

    2022年,学校继续朝着省内一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迈进,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我们要坚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安全无事故

    随着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回归,学生管理对象发生巨大变大,学生年纪小,思想不成熟,学生管理难度增大,机电工程学院将继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安全无事故。

    二、继续落实诊改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课堂革命”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教师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方式,使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

    1.优化课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做好校企合作,争取在年内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逐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岗赛证”模式改革,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竞争力。

    2.优化专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汽车专业群。停招夕阳专业,打造五年一贯制、两年制、三年制一体的专业设置,并开展专升本试点和申办本科专业试点。充分依托挥海尔智能学院的优势,利用已有的海尔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根据汽车类专业现有的特点(学生少、实训条件差、专业投入大、见效慢),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与本地车企的合作力度,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实训基地。

    3.做实诊改,继续依托校情数据智能平台,落实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专业、课程的质量,提升教师、学生的业务和技能水平。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打造成国家级专业,其他个专业打造成省级专业,部分专业课程打造成国家级课程。

    4、深化“三教”改革,持续加强机电一体化、矿山机电、机电维修三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并着力打造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教学创新团队。

    5、继续加强“双基”标准化建设,“双基”标准化率达到85%。

    6、深入推进“1+X”证书试点和学分银行建设。在“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1+X证书制度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和参与其他证书的试点工作,争取实现全员取证。

    7、总结“机电一体化技术”、“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

    三、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发展潜能

    1、继续组织高职学生参加职业能力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并争取获得省赛一等奖1项,省赛三等级及以上5项。组织五年一贯制(前三年)学生参加中职类竞赛,实现零的突破。

    2、实施“三全育人”育人工程,全面提升政育人成效。

    3、大力开展招生、培养、资助、就业“四个精准”职教扶贫工程,确保2022届毕业生顺利实习和就业。

    四、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

    1、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增加2-3名双师教师。

    2、培养校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

    3、引进高层次人才4-6名。

    4、组织10余名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挂职锻炼。

    5、申报省级质量工作项目3-4项,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2项。

    6、教师大赛力争省级奖项突破。

    五、技术服务与培训并举

    获批专业10余项,申报专利10余项,完成企业技术服务项目5项以上,参与完成企业各类培训2000人以上。

    六、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拓展国际合作,扩大师生交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前往日本实习、升造。

    七、其他

    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

    机电工程学院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Baidu
    map